返回

第五十五章 听禅 (1/1)

话说他们三人救出王子之后,来到一处疗伤,周羽对于王子的才学很是钦佩,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故事。

佛学的心法是禅宗,而佛学的主旨,注重在修行求证,并不是纯粹空谈理论的思想,无论原始的大小乘佛学,以及佛教各宗的创建,都是以禅定修持为其求证的骨干。

所谓涅槃,性空,真如,妙有的教理极则。

以及达成圆满佛果的三身:法身,报身,化身,

四智:成所做智,妙观察智,平等性智,大圆镜智,

六通:天眼通,天耳通,他心通,宿命通,神足通,漏尽通。

三明:宿命,天眼,漏尽,以及性空缘起,缘起性空,与真空妙有,妙有真空的理念与实证,一律都从禅定入手而达到般若智慧的验证,然后完成圆满智慧的解脱道果。

禅宗的目的,虽然不是着重离尘遁世,逃避生死的小乘退隐,但仍不离升华生死,要求心的出世,而做救世入世的行经。

小乘佛学从身心分析分为:五阴,三毒,六根,六尘,十八界。

五阴一般译为五蕴,都是代表阴暗和蕴藏的意思,五阴包括:“色,受,想,行,识”五项。

色阴,指包括物理与生理的四大种性,四大种性是指:“地大,风大,火大,水大”。

受阴:指生理的感觉与心理的反应。

想阴:指思维意识的思想作用。

行阴:指身心本能运行活动的功能。

识阴:指心灵作用的精神本质。

由入我身心与物理人事世间所起的心理基本是罪恶的,便有了贪,嗔,痴的三毒。

由三毒所生的差别罪恶,便有了三种心理罪过,即贪,嗔,疾。

四种口舌的罪过,妄语,恶口,两舌,绮语。三种身体的罪过,即杀,盗,淫。

从身心与物理世界的关系,构成了六根,六尘,与十八界。

六根分为:“眼,耳,鼻,舌,身,意。”

六尘分为:“色,声,香,味,触,法。”

六根六尘之间的关系叫作十八界。

关于佛学的人生观四谛,四谛,即:“苦,集,灭,道”四者。

十二因缘,从无明开始,无明就是不明白根本,不知所来的意义,普通人对于生命或心灵意识活动的源泉是一本糊涂,反之就是明白觉悟而得其究竟了,可是一切众生都是从无明开始,所以就认定无明是开始的因。

首先因为无明而开始行动,因行动而开始有了识,因识而构成了名抽象的观念和色实质的生理与心理,因名色而生起六根于六尘的进入,因六根与六尘发生接触的感觉,因接触而引起领受心的作用,因受而发生爱欲的追求,因爱而有求取的需要,因取而现有的存在,因有而生成生命的历程,因生而有死的后果,因老死而转入无明,有形成另外一因缘的生命。

如此循环而互为因果,小乘佛学以出世的立场看世界,是一个痛苦烦恼的世界,看人生是一个悲观罪恶的人生,因此要求离世间,要求解脱人生,而求得清净寂灭的涅槃道果。

小乘佛学的求证方法以禅那为主,禅那包括瑜伽和观慧,是一种变化气质,锻炼身心的方法。

要知后续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

本章完

本章换源阅读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