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五十章《怀念国企》 (1/2)

秋天的脚步悄然而至,故乡小城的空气中弥漫着收获的气息。余跃家的柿子树在这个季节里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,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,它们在秋日的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,仿佛是大自然赠予的金元宝。

一家人总是喜欢在柿子树下围坐,仰望着那些诱人的果实,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珍惜。他们舍不得轻易摘下这些果实,希望它们能够自然成熟,自然坠落。然而,当柿子真的从树上落下时,往往已经过了最佳食用期,开始腐烂。这似乎成了一种遗憾,但也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尊重和顺应。

奶奶,那个年轻力壮、不知疲倦的纺织女工,每天在纺织机前来回走动,计算下来,她一天要走几十里的路程。她的双脚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坚定而有力,却从未有过一句抱怨。她的脸上总是挂着满足和自豪的笑容,因为她知道,她的劳动不仅仅是为了生计,更是对家庭和工厂的贡献。

厂长经常在职工大会上表扬爷爷奶奶,称他们是最最最主动干活的主人公,是真正的劳动模范。他们把工厂当作自己的家,把工作当作生活的一部分,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对工作的热爱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。

余跃记得,每当夕阳西下,爷爷奶奶结束了一天的劳作,他们会一起坐在柿子树下,享受着片刻的宁静。爷爷会拿出他的烟斗,慢慢地抽着,奶奶则会拿出她的针线活,一边做着,一边和爷爷聊着家常。余跃和兄弟姐妹们也会加入他们,一家人在柿子树下分享着一天的趣事,享受着天伦之乐。

这样的场景,成为了余跃心中最温暖的记忆。每当他回到故乡,看到那棵柿子树,就会想起爷爷奶奶的身影,想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工作的执着。这些记忆,如同秋天的柿子一样,虽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成熟、坠落,但它们在余跃心中留下的印记,却是永恒和深刻的。

是的,爷爷奶奶,他们的童年在纺织厂的童工生涯中度过。那时,他们每天辛勤劳作,却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,更别提尊严了。他们常常遭受不公的待遇和无情的责骂,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。

然而,解放后,国家给了他们新的生活。他们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,还有了劳动模范的荣誉。厂长亲自为他们戴上光荣花,家里的墙壁上挂满了奖状,这些都是他们辛勤劳动的见证,也是他们尊严的象征。

余跃回到家,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。爷爷已经去世,但他对孙子的爱依然深深地烙印在余跃的心中。爷爷总是在外面打工,每次回来都会给余跃带来南方的美味食品。即使自己饿着肚子,也要确保孙子能够吃到美味的东西。这份无私的爱,让余跃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怀念。

如今,爷爷已经长眠在那棵柿子树下,他的骨灰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。余跃坐在柿子树下,享受着树荫带来的清凉,仿佛能感受到爷爷的气息和关爱。

奶奶拉着孙子的手,她的脸颊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,皱纹像枣核一样深刻。她关切地问余跃:“是否在一线城市找到工作了?”这个问题背后,是奶奶对孙子未来的担忧和期望。

余跃握紧奶奶的手,微笑着回答:“奶奶,我已经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,虽然刚开始有些辛苦,但我相信只要努力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”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,也透露出对奶奶的安慰。

奶奶听后,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她知道,孙子已经长大,能够独立面对生活的挑战。她相信,余跃会像他的爷爷一样,成为一个有担当、有责任心的人。

余跃和奶奶在柿子树下聊了很久,分享着彼此的生活和感受。夕阳西下,余跃站起身,望着那棵见证了家族历史的柿子树,心中充满了力量和希望。他知道,无论走到哪里,故乡和家族的记忆都将是他最宝贵的财富,也是他前进的动力。

余跃点了点头,他明白家人的期望和付出。是的,奶奶,虽然在一线城市生活压力很大,但那份几千元的报酬,确实让我们感到这些年的辛苦没有白费。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坚定,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。

奶奶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,她继续问道:一线城市就那么好?为啥不回来帮帮你爸爸妈妈呢?这个问题,不仅是奶奶的疑惑,也是许多家乡人的疑惑。

爸爸妈妈急忙插话,千万别回来,余跃。已经有几个纺织厂的子弟大学毕业回来了,去市人事局问过了,机关和事业单位要不要人,人家人事局的说,进机关和事业单位要市委书记和市长的批条。他们的语气中带着无奈和焦虑。

听到市委书记和市长这样的词汇,奶奶也只能乍舌。这官太大了,咱们一个纺织厂的工人,哪里去巴结啊?她的语气中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权力的敬畏。

爸爸不想再提起纺织厂这个词,提起纺织厂就让他伤心欲绝。为什么南方的那么多纺织厂都变成了生产名牌的工厂,咱们这纺织厂就倒闭了呢?他的声音中带着不甘和痛苦。

他曾经和几百个工人去市委大院问过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换源阅读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