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二章:住址 (1/2)

“吱……”屋门转动,阳光不要钱的笼罩曹铭花全身,她没抬胳膊遮挡,闭目仰头,任由光芒穿透她的身躯,驱散一切寒凉。她很久没有晒太阳了。

楼房住久了,容易忘记平房出门见阳光的感觉。

“真暖和啊!”

清脆童声传来,不等她细思,院内景象闯入眼帘。

农家,干净的四方院落,两间砖瓦泥土混合东屋,屋前一颗榆树;两间砖瓦西屋,屋前一颗槐树;正前方是关闭的双扇大厚木门,门后有稀稀落落的葡萄藤。嗯——有点熟悉,像她梦里的老家。

像,像,真像!真是她老家。她这是重生了?

“妈?”

“妈?”

她扯了嗓子高喊:“妈——”

******

她老家在贾鲁河边上的曹庄。曹庄曹庄,就是姓曹人家的村庄,全村上下全姓曹。

曹姓是大家族,据说是宋朝曹皇后曹国舅传下来的一支,拥有悠久的历史。她家的家谱明明白白注明源头是汴梁城里曹门城下姓曹的。

曹庄分上曹庄,曹庄,下曹庄。不仅如此,曹庄周围百十里地的其他村庄,大部分人也都姓曹。曹姓人多到让外姓人来到姓曹的地界上,是条龙也得盘着。

成败贾鲁河。贾鲁河给河两岸地区带来了丰富的物产,也同样带了战乱。做为兵家必争之地,贾鲁河畔自古人祸多于天灾。曹庄发展到她出生时,几座上千人的村庄才有两户地主,其余庄户人家能做到不饿死、不出门要饭,就是烧高香了。

那年代地主家没有余粮。说是地主,不过是节衣缩食牙缝里挤出几个钱,买了几亩地,靠着省吃俭用辛勤劳作住上砖瓦房,平日里老人孩子同样要下地干活,只在农忙时雇个短工。压根不是银幕上穿金戴银胡吃海塞、花钱不皱眉的那样。

她咋知道的?她家住的就是“打土豪分田地”分的地主家房子。

大女儿晨练,遇到一大户人家遗少,那人吹嘘他祖上住的房子是银库,家里有多少多少地,如何如何的富有。大女儿冷笑回了一句:“当年不打倒你们,我们这些人怎么翻身!”

是啊,以她爷她奶她爹她妈的家境,一年里360天吃糠咽菜,若不是遇到变革年代,她爹折了性命,哪能换来她和她妈住上地主老财们住的青砖大瓦房。

她家穷,可穷归穷,阵仗不能输,她家族的历史悠久啊。她名字里的“铭”是曹姓家族的辈分排名。

铭者,自名也。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也。——《礼记·祭统》

铭,明旌也。——《礼记·檀弓》

铭书于王之大常。——《周礼·司勋》。

名,题勒也。——《字林》

其铭有之。——《国语·晋语》。

她大女婿是历史学博导,不止一次说过,曹家祖上应该是钟鸣之家,辈分排序到“铭”,是提醒后代不要忘记祖上曾经的荣光。

呵呵,呵呵呵,她家这一支出自汴梁城曹姓,有曹皇后曹国舅这样的祖宗,家族能不辉煌嘛。

历史车轮滚滚向前,别人家打倒她家,她家反过来再打倒别人家,因果轮回。祖上再荣耀,也挡不住子孙没落,她爷爷辈没人识字,她爹妈辈也没人识字,她自己读书到小学肄业。

她小学是读完的,只是没有去拿毕业证。那时候她天天被大老黑吆喝着去工地搬砖和泥当小工,压根没时间去学校领毕业证。

唉,话又说过来,没领毕业证这事也不能全推到大老黑身上。那时她年龄小,周围没有一个读过书的亲人,没谁告诉她毕业证的重要性,让她认为一个小学毕业证有没有没啥关系,领不领都没啥。周围全是认识她的人,谁还不知道她读到小学毕业,所以说没毕业证这事主观上还是怪她,不关大老黑的事。

毕业证都没领,她的学习态度可见一斑。她在上小学期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以至于以后她在写她名字时,名字里的“铭”经常省事错写成“明”。

还是因果循环,她名字里“铭”字的意义,她是跟大女儿生活后听大女婿说,才知道“铭”字的涵义。同时大女儿也说,她的人生大概就是名字错了字,才是那样凄苦。

是吗?名字写错人生也会错位?那她现在重来一回,是不是可以回归她原有的人生?

对着熟悉的院落,她没注意到自己发呆了多久。

扯了嗓子拉长音喊:“妈——”

还是没人回应。

她妈……唉,应该说上辈子这时候她妈基本上是不出门的,她不管在哪喊一声,她妈都会答应。此时她喊了这么多声,就算是她妈不在没回应,她家的邻居婶子大嫂们,总该隔着墙回答一声吧?

院子静谧的诡异,嗖嗖凉意从刚暖和起来后背向她周身飘散开,汗毛瞬间竖起来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换源阅读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