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玩耍(2024.6.30) (2/3)

费力不讨好的。

缺乏安全感可不是小孩子的专利。仅仅看数据,我们又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。是不是我们拥有了过分的共情能力,而缺乏了必要的钝感力?

我们总是说,要给孩子一个优越的生存环境,要比我们本身好。那么如何做呢?我觉得还是让孩子能从小就多与大师交流,这是一个最优越的生存环境。大师是什么?他们多半时间是在钻研的,剩下的时间又都很谦卑。我们能做的不是寻找大师,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,尽量向着大师靠拢,同时保持谦卑的心态。重要的是,别让假大师耽误了孩子。细细想来,确实也没有那么多大师。还是换一个生存环境吧。

锦衣玉食也避免不了不测风云,打败疾病最好的方式是药物和呵护?还是抵抗力的培养?我觉得都是重要的,都是最好的,不必区分。但一直强调不吃肉就练不好武功,那就不对了。不该极端地刻意地强调客观,主观上也要发扬发扬。不能主观还没有努力,就开始源源不断地在客观上吐槽吧!

好好吃的吃的。

贫穷就无法繁华?贫穷就开不出花?这是没有答案的问题,留给自己思索一番罢!这里似乎还涉及到新的名词,“歌颂苦难”。新的时代,确实有新的点要思考。

给予得越多,索求就越多嘛!这也是个不稳定模型。我倒是期望能给自己的生活目标加个闭环上去。到了就摆烂,不到就调整。其实也不是摆烂,时髦点说,动态平衡呗!

如果想找一个地方呆一辈子,我最想去的是图书馆。此外就没有了,别的地方,都还行吧。

无论是决策者也好,还是倾听者也罢,最重要的,是把所有类别都考虑进去,不能偏颇,一偏颇,那就一叶障目,给出的建议、结论、决策,都是错的。更抽象的事,多数时候,我们都会忽略大部分人的声音而选择那些出了声的声音。沉默的声音怎么收集啊?好一个幸存者偏差。

在图书馆午睡还是爽!如果我死了,记得烧一个纸图书馆给我。在这里呆着太爽啦!

然后某君推荐的《沉默的大多数》非常棒,有时间一定要读一读。

这提到了一些奇思妙想。一些常规思维,竟然只能用在很小的领域里,因为大多数在沉默着。所以如果不去调查,真的就可能是,控制器给出一些“瞎指挥”的信号了。

举个例子吧,也别太敏感的例子。比如,学校想要培养出数学好的学生,那仅仅将教材改得更加细致、考题更加多元并提升教师水平是不够的,这样并没有踩在点子上。作为领导,该发现的是,原来自己的学生之中,有98%的人都没有数学这门课,应该将其铺开,而不是在这小范围里面优化。

然后更麻烦的是,有很多本来在“是否自学数学”徘徊的人,因为新的策略而提高了对数学的期望,则更多的是,因为自己学习得没有期待的那么好,而更加的望而却步。

我怎么突然觉得,神圣是个贬义词呢?人需要的果然还是平易近人,而非高高在上。

然后,沉默的大多数,如何破解呢?那就是屁股不要老是坐在凳子上,你要下来走一走看一看,看看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,别在做赛博的美梦了,科技还未达到那样的发达。

看王小波的人,果然很有品位啊!能处能处。

交朋友自然是用心,不用脑。

心是心情,脑是理智。考虑得多了,权衡得多了,也就不会有将心比心的朋友了。

什么东西好?自己喜欢的东西最好。别老是用别人的眼睛看自己的世界。

失望源于希望,很老的梗了。

但也是不可以,因为痛苦,就避而不谈,该撒盐要撒盐,该处理就要处理嘛!

喜欢就能拥有吗?不能拥有就不能喜欢吗?

但是但是,我观察了一周以后,也就是照了镜子以后,我觉得自己确实是在这个领域里相当的差劲又没什么资本的。

后面我又知道,读书收获知识的速度并没有那么快,它好就好在稳定,抗干扰,还能修炼内心。反正就不是直接只冲着知识去的。

当你长大了,你会发现,一个人帅不帅和长得帅不帅是两个赛道,两个意思。有的人长得很丑,但就是很帅,有的人长得很帅,但你想夸他帅的时候,就是张不开嘴。

还是有一说一吧,很多地方都不是靠划水划过去的。

我喜欢这个位置,低头可以看书,抬头,就能看见流动的云、湛蓝的天空。

看一个人是否厉害,不应该看他站的位置有多高,而是该看,有多少人在为他拄着拐杖。当然要自力更生啦!不然,你还是在用别人的眼睛看自己的世界。

点到为止吧!说多了烦人。

“生孩子”这三个字一直都是贬义词么?这不算吧,这都算贬义的话,那干什么事算是正经事啊?但是,确实,在我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里,这些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换源阅读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