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东北秋日 (1/1)

秋日的东北

夏,热烈而奔放,秋,就像一个狂野的东北汉子,揪住夏的马尾辫子,嬉闹笑骂间,夏惶恐的远走!

秋日的东北,是小伙伴们最神仙的日子,吆五喝六,带着几个小跟班,在村东头的二丫蛋子羞涩的目光中,去山上“打食”是最牛皮最好的业余课外活动。这个时候,二丫蛋子是最崇拜我们的时候,总是咬着衣角,眼睛是满是羞涩。

秋天的季节,山上的很多东西,只要能吃的都能往嘴里划拉。

东北,开垦北大荒的时候开始就穷,那时候就养成了习惯,人饿得慌了,就没有什么所谓的高尚情操了,三天饿九顿的滋味实在不好受,牛羊牲口都在抓秋膘,人在这个时候也是最享福的时候。在东北,不像是南方种小麦大稻,那是一码的大苞米,大黄豆。一到秋天,三一帮俩一伙的,从每个人那冒着绿光的眼睛里就能知道,人们的好日子来了。

这个季节,是基本不在家吃饭的,那时候挣工分,家里也没有余粮,人们忙完自己手里的活,就都撒欢的往山上跑,一直跑在后面落后的人,会被所有人笑话,,地方话那叫”打狼”。

首先是钻黄豆地,黄豆地里天然生长着一种果子,“欧李”,比樱桃大,比李子小。香甜可口。大伙吃够了,每人把上衣脱下来,把袖口系紧,把摘的欧李放到两个袖子里,往腰上一绑,嘿,就是个满载而归。

也可以间接的去采摘一下“甜甜”,另一个名字叫“鸳鸯豆”,黄豆一样大,成熟期是黑色,在各种庄稼地里都能生长,春天砍苗的时候,故意留下来不砍掉,就是为了秋天大伙的一口吃食。“鸳鸯豆”特别的甜,入口即化,籽粒特别多,往往吃完了满嘴都粘上了籽,还呈青紫色,谁粘的多,谁就是吃货,就成了大伙的笑柄。“鸳鸯豆”不成熟呈青色,是有毒的,入不了口。

要是还想换换口味,大可以去地里摘“老瓜瓢”,“老瓜瓢”两头尖,皮厚中空,入口有淡淡的清香,丝滑略带一些粘液。味微甜,外皮略带绒毛,属于压缩版的毛桃,不过毛桃是圆的,“老瓜瓢”是扁的,两头尖,天上王母吃仙桃,地下北大荒的人吃“老瓜瓢”,各有一番风味。

开胃餐吃完,可以进入主餐阶段,钻进苞米地,挑成熟的大苞米掰了十几穗,那是有讲究的,太嫩了用指甲扣开有汤的不行,太老了扣不动的不行。再到黄豆地里拽几把黄豆秧,到土豆地里挖几个土豆。挖个坑,把土豆埋坑里,添上薄薄的一层土,上面把杏树枝子往上一堆,用干柴一引。苞米带皮、黄豆带秧往火里一扔,不用管,坐到火堆旁吃着欧李就是吹牛皮。

吃也有讲究,先吃黄豆,黄豆熟了会炸开,捡豆粒子吃。豆粒子要趁热吃,凉了就硬了。趁热吃软软的,就像南方的毛豆。毛豆是水煮的,这可是烧烤的。而且,北大荒的东西都是天然的,那年月,吃饭都费劲,哪有钱买肥料,上的全是农用肥。吃完黄豆,后吃苞米,从火堆里挑出烧熟部分的苞米,搓下苞米粒子吃,不熟的就扔进火堆里继续烧,放心,没有一点燎烟子味。黄豆和苞米吃完了,把火灭掉,扒掉热热的,薄薄的一层土,热乎的焖土豆子就新鲜出炉了。这一顿主餐,保证让你吃的是水足饭饱,沟满壕平。

刚才总说吃,吃完了可以顺便介绍一下什么是农家肥。东北每家每户都养驴,马,骡子(血统里雄性是马是马骡子,血统里雄性是驴是驴骡子,骡子和骡子之间不能繁殖),北大荒那阵,每家每户的孩子都有一个粪筐,还要有一个粪叉子,每天有任务,要去大街上捡粪,每天两筐,要不会挨家长揍的。日积月累,每家都有“大粪包”,到了春季,把堆起来的粪包反复“倒”,用的工具叫“二尺子”。人工粉碎后泼上水,进行发酵,什么时候冒着热气,烫手了就可以用马车送到大田里。然后均匀的撒在大田里。这就是天然的农家肥。

东北,冬天得“搂大柴”,“搂大柴”就是那种背扛着大耙杆子,杆子一头都是带尺的钩子,杆子下面吊着拖子,人一走动,钩子搂柴火,拖子装柴火。这都是后话,想了解东北轶事,以后笔者会慢慢道来!

本章完

本章换源阅读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