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2章、回忆1 (1/2)

翌日清晨,姜川早早起来洗漱准备出门,一边刷牙一边想今天应该跟师傅说些什么。慢慢的他眼神开始涣散陷入回忆当中。

姜川16岁辍学,17岁跟随乡邻出门打工。一般在农村先出去打工的人找到挣钱的路子以后,大多数会负责带村里的小伙伴出门。

一方面是村里人团结互相帮助,另一方面也能给自己找个好帮手,不管是出去进厂,还是扛包,给人贴搬砖很多团体都是同乡。

那时姜川在市场做搬运、在磨坊磨粉。他虽然是农村的孩子但刚刚辍学太重的累活并没有做过,一开始20斤的袋子可以拎着跑,30斤的就要抱着走,50、60的扛不动,100斤的抱都抱不起来。

【画外音:说实话这身体素质有点差!你干啥去了?】

而且当时是在调味品市场,一进去就是辣椒面和胡椒粉的味道。直接让小伙一把鼻涕一把泪的,哭了一个星期才渐渐适应过来。

这样的大环境适应以后,就要开始磨粉了,主要是辣椒粉。有破片、中粗、破籽、四细、等几种规格。

一般就是两个人,骑上货运小三轮。把干辣椒带到磨坊,打开机器换上合适的箩片,合上盖子拧紧就可以开工了。

推磨不同于平时,这个更呛、更辣、特别是夏天非常酸爽。姜川又在磨坊里哭了好几次才适应过来。(这里是电磨不是石磨盘)

就这样过了半年,一开始还略显稚嫩的少年力气涨上来了,百八十斤不是事了,在呛人的环境里不流泪了也不打喷嚏了。

不过有一点他非常羡慕在一起上工的堂哥。磨坊里打粉被辣椒籽蹦到眼睛里,不流泪、不用揉,使劲眨眨眼辣椒籽就掉下来了。每当他看到这一幕,就会忍不住在心里吐槽:我靠怎么做到的,这是什么神仙操作。

就这样姜川在这里度过了两年,两年里他拥有了一副还算不错的身板,人生第一部智能手机,一个关系不错年龄不小的忘年交——刘叔,还经常偷瞄邻居家的小女儿。(话说那是真漂亮)

两年后姜川的父亲又给他安排了另外一个工作,一样是同村人、同样是关系不错,所以姜川去了那里他的父亲同样不会太过担心。(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,其实当爹的也一样。)

……

那几年时代飞速进步,网络和快递的发展,造就了电子商务的兴起。王家伯父的三个儿子,瞅准时机搭上了这辆高速行驶的最后一班列车。

在村里最穷的几家中,其中就有姜川家和王家。所以姜川他爸和王家伯父经常在一起唠嗑,关系不错,姜川辍学时,姜爸还询问过王家三兄弟的意见,应该干点什么。

过年正月初一,王家三兄弟来给姜爸拜年。并告诉姜川这次要去的是京城,正月初六就出发,姜川跟随王三哥进京开始新的生活。

……

西红柿蛋汤、肉炒豆角、炒土豆。说实话中午就姜川和王家大妈两个人在家吃饭,可以说是伙食很好了。

平时生活上,卫生间里有淋浴,洗衣服有洗衣机,而且衣服洗好了大妈会给晾给收,生活方面非常贴心。

每天早上王家三位哥哥要到在写字楼里租的办公室里去,处理销售、客服、进货和售后的问题。下午还要去跑市场,比较忙,所以他们的库房就全权交给了姜川。进货入库、来人取货、物流发货、出库。都由姜川看着办,他们十分放心,对于姜川来说被信任的感觉同样很温暖。

更不要说每逢过年过节,王三哥还会带姜川出去买衣服买鞋。出去吃个羊蝎子,涮个火锅。那两年姜川的生活很舒服,跟王三哥的关系最好。

但是姜川并不想一直跟熟人干活,他跟姜爸多次商量过,想自己出去找工作或者自己干点什么,但姜爸始终并没有同意。

虽然没有说明原因,但估计是不放心,这也是溺爱吧。

于是在姜川来到京城两年零九个月之后离开了这座城市。只是临行时并没有直接向王三哥辞行,只是让同事帮忙说一声他走了。因为三哥对他很好,就这么走了姜川有些无颜面对他。

后来才知道,这种不告而别是最让人伤心的。

离开京城的姜川来到了卫港城,儿时的发小云涛就在这里。在云涛的帮助下,姜川先是做了快递小哥,入冬以后又找了一个餐厅后厨的工作。并且春节也没有回家过年,而是留在餐厅值班,为此姜爸还和姜川吵过一架。

转过年的二月餐厅人手到位以后,姜川辞别了餐厅的工作,买了一张去往楚州的火车票。平时在餐厅里老板赵哥对大家都很照顾,临行还让厨房炒了几个菜,倒了杯酒给姜川践行。

(注:未成年人不要喝酒,成年人喝酒不开车,开车别喝酒。)

……

这一年21岁的姜川独自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,在火车车站旁边找了个小旅馆住下。(话说火车站旁边40元的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换源阅读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