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第四章 文字的温度 (1/1)

如果说对某个城市有向往,那大概就是南京。除了记忆里里印象深刻的梧桐大道,还有就是先锋书店。

“你一句梧桐美,我便种满南京城。”那年,蒋校长爱一人,倾一城。或许是因为对电影《何以笙箫默》里美好爱情的向往,我总想要去到那里看一看。

先锋书店,明信片上书写着每个人的故事,写满了爱与故事,我很想去到南京先锋书店里读一读大家的故事,亦或是友情、爱情、亲情等。

我一直认为,小作文是真诚的代名词。所以朋友们写给我的小作文都被我好好珍藏着,偶尔打开看一看似乎就能回到那个时刻。

或许是渴望有人读懂我的精神内核,于是我开始写。

文字是超越物质世界的二维载体。我始终相信,文字是有力量的。

一个太过于文艺的人,注定不会太快乐。所以很多人总是说:不要沉迷于文学滤镜的自我献祭。但我觉得对于共情到文学作者的那一个瞬间,与其共鸣,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震撼。文学堆砌起了我的精神高度,但我的肉体却深深扎根世俗,所以我挣扎于世俗,试图冲破桎梏。

我很喜欢三毛《你是我不及的梦》里的一段话:每一日的生活和挑战,在那笔墨无以形容的荒原里,烧出了一个全新的灵魂。在生与死的极限里,为自己的存活,找出来真正的意义。就是这么细小的文字,勾勒出我丰富的精神世界。晦涩难懂的文字下,是难以拼凑的灵魂。

最近看了史铁生老师的书,《我与地坛》和《病隙碎笔》堪称神作。

史铁生老师的文笔优美且震撼人心,反反复复读,难受又通透,遗憾又虚无,愤怒又坦然,我无法用文字来形容这种感觉。像是溺水的人突然上岸的那种呼吸感,又像是封闭的铁屋子突然照进来的一束光。

史铁生老师真的很厉害!!!对死亡和生命的一些见解真的震撼到我,三言两语总是能道出很通透的道理。在心境很差的时候读的这本书,确实能带给人很强大的心灵指引。

上个周看了余华老师的《第七天》,我最喜欢的这段甚至抄录进了笔记本里:

“我在感情上的愚钝就像是门窗紧闭的屋子,虽然爱情的脚步在屋前走过来又走过去,我也听到了,可是我觉得那是路过的脚步,那是走向别人的脚步。直到有一天,那个脚步停留在那里,然后,门铃响了。”

艺术源于生活,但远高于生活,都是必不可失的人生心得。前几年因为浮躁的人心和快节奏的短视频时代,我很少继续看书,但当我找不到前行方向的时候,文字给了我第二次生命。

我永远爱文学,更爱文学的熏陶。我不停地走,看山川河海;我不断地学,看文学历史。也许这些与我未来关系不大,但正是这些沿途经历教会了我思考。

我经常用文字来描述自己的情绪,却又常常因为匮乏的词句、阐述不清的情感、空洞的笔触和枯燥的记录而麻木自己沉溺在这个聒噪的世界。在这个纸醉金迷的时代,我想用文字来落笔,书写本就该属于自己的画卷。

将来的我可能因为少时的碌碌无为而后悔,因为未曾得到的东西而遗憾一生,我可能一无是处,籍籍无名,甚至一无所有,也许将来某一天我模模糊糊地死去,也许不再等到下一个春天,不再复生,但我希望,希望有人用文字让我永生,替我活下去。

人好像总是会在羁绊和释然中徘徊,但我想说的是,不要做思想的囚徒。只要我还在一直读书,那我便会一直与自己的无知、狭隘、偏见和阴暗过招。最近发生了好多事情,看透了好多人,我也还是一事无成,但我希望阅读能让我从一次次失望中落落大方走出来。

文字,很多时候对我来说是一种救赎,像是晦暗时刻的闪电穿透阴霾,让我爱上自己的明媚和破碎。

感谢这世界上还有文字,带领我见识到了我到达不了的地方,而我也可以继续用文字去书写我们的故事。

本章完

本章换源阅读
X